子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子公司新闻
党建引领,苏皖牵手让“一根丝”织就百姓致富路
2024年05月11日

年产白厂丝70吨,综合产值5000余万元,带动周边就业100多人......大别山腹地,有这样一家现代化的缫丝工厂——安徽苏豪富金有机茧丝绸有限公司南溪分公司,近日工厂内一片繁忙,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这是苏豪股份助力安徽金寨再造中国“茧都”,苏皖在推动蚕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次成功“牵手”。

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安徽省金寨县坐落在大别山深处,因其气候温和、雨量丰沛,非常适宜蚕的生长。桑产业是金寨县的传统产业,素有“白沙河茧丝、笔架山蚕子、吴家店绸帐”之称。因产业更新过快、技术升级不够重视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起,产业逐渐走向衰落,桑园面积及养蚕数量快速下滑,到2019年,养蚕张数仅有6000余张,“丝路”在金寨停滞不前,几近中断,原来的南溪镇缫丝厂已久不闻机器声。

2020年底,为了觅到一条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可行之路,当时的金寨县领导慕名来到“茧都”——江苏东台市富安镇,希望帮助振兴当地蚕桑产业。次年4月,几方达成帮扶协议。由苏豪股份出资、富安公司提供技术管理培训指导,先后投入建设资金2000余万元,对南溪镇老缫丝厂实施改造提升。金寨组织了70多名蚕桑大户来富安蹲田跟班学习,富安公司也先后连续两年派出十多名技术骨干到金寨驻扎指导。2022年,苏豪股份位于安徽金寨的生产基地在金寨县南溪镇老缫丝厂揭牌成立,南溪镇缫丝厂也正式更名为安徽苏豪富金有机茧丝绸有限公司南溪分公司,进一步完善了该镇桑茧丝绸产业发展链条,沉寂多年的老厂房也再度焕发新生。

如今,在技术、管理、资金帮扶下,金寨全县桑园种植面积从 2020 年底的 1 万多亩激增到 3.8 万亩,养蚕发种量从 6000 张增加到 2.5 万张,2022 年为 1500 多户蚕农增加收入 4000 多万元,绿色桑园成了红色热土上摇曳生姿的 " 摇钱树 "。

春天的大别山脉远黛近绿,生机盈然。焕发新生的老工厂再次迎来江苏的客人。近日,在厂内会议室,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在这里举行,江苏省丝绸协会党支部、苏豪股份春蚕支部、金寨县南溪镇茧丝绸党支部三方结对共建,就新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深入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共商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持续增强桑蚕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助力乡村振兴。这也是苏豪股份以党建引领,促进业务发展,将“红帆丝路 春蚕织豪”党建品牌活动首次放在“产业链”上的一次有效尝试。

近年来,金寨县委、县政府顺应茧丝绸市场回暖大势,因势而谋、主动作为,将桑茧丝绸产业定位为全县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全力推进。“截至目前,全县有53个村集体从事栽桑养蚕,通过养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共同富裕。南溪镇12个村均栽桑养蚕,今年收入达300万元,村均收入25万元。”金寨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办公室主任孙凤柱激动地说。

“这次主题党日活动也是苏皖两地在党建和业务之间的一次深度探讨。”苏豪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雨祥表示,公司正在构建从种桑养蚕到收购蚕茧、缫丝、织造、贸易的全产业链,形成贸、工、农各环节协调发展的茧丝绸全产业链新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茧丝绸产业发展壮大。不仅如此,苏豪股份还在安徽颍上县开设了徽豪制衣厂,带动当地乡村就业和产业发展。同时,苏豪股份还在当地举办爱心公益活动,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乡村就业帮扶中来。

江苏省丝绸协会会长王正喜对南溪分公司正在推进的缫丝加工扩能改造,力争全年5A级生丝的生产比例达到40%以上的目标,满怀信心。他非常期待,几方共建的茧丝绸企业能够做大做强,为再造中国“茧都”作出贡献。“一根丝拉动万民富,乡村振兴,大道至‘茧’。”

苏豪集团处于江苏茧丝绸行业的前端,深耕蚕桑茧丝领域近五十年,未来将立足于浓厚的种桑养蚕历史传统,继续深挖蚕桑产业丰富资源潜力,紧抓“东桑西移、东绸西移”发展机遇,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党建共建、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为推手,将蚕桑产业打造成为多业态、多产业、多种模式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链。

传真-电话:0086-25-84785106 公司地址:中国南京 软件大道48号 苏豪国际广场A座

Copyright@2013-2021 苏豪控股 版权所有 苏ICP备 12054660 号

扫码关注江苏苏豪